隨著集團、公司經濟迅猛發展,安全管理體系也隨之完善,安全管理已形成制度化、責任化、規范化、信息化的模式,同時“人人管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生產文化格局亦日漸趨于完善。從事安全生產工作十七年的我從以下這幾個方面跟大家聊聊具體的安全管理工作變化。
十年前的安全制度就是管理約束的制度,隨著安全風險辨識與管控和隱患排查與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等制度的加入,將安全管理從問題管理提升預防控制管理,再到應急救援演習常態化,已形成安全管理事前有管控、隱患有整改、事后救援早的全方位安全制度體系。
可以這么說,在2002年以前安全沒有形成法規時,安全責任基本就是分管安全人員的。安全生產法頒布以后,安全責任落實到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分管安全的人員身上,安全沒有全員重視.公司與基層單位只簽訂一份安全目標責任書。直至2021年9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條中明確了“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與政府監管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公司在當年的9月1日下發了全員責任制。次年按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要求,全員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把安全生產責任徹底落實到每個單位、部門、班組、崗位及個人,做到人人有責,全員參與。
十年前,我在基層公司管理安全時,發現灑水車、清掃車等作業車輛時不時會有損壞,每次都是駕駛員回來以后匯報,有負責的駕駛員會打個電話,我們再去看。車輛作業時有種不可控的無力感,存在安全風險。自從2022年悅升公司建立車輛監管運行平合,對每一輛作業車輛上定位和攝像頭后,作業車輛受到全程監控,有效制止車輛違章作業和違規出車,同時可發現駕駛員疲勞駕駛等安全問題,實現車輛作業可控管理。
在2016年以前,基層人員一年也就管理人員和幾個生產骨干能夠去公司參加安全培訓3、4次,扒鹽時在工區培訓一次,職工的安全知識與意識提升較低,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到19年以后公司逐步加大安全培訓力度,由單位統一培訓轉變到單位系統培訓與班組專項培訓相結合。培訓內容公司級以法律法規、安全制度、特種作業、應急救援、消防、交通等知識型為主,基層單位,班組則以交通安全、消防應急、安全操作規程,警示教育、現場應急處置實用型為主。培訓場次,公司一般在10次以上,基層在4次以上,培訓人員全覆蓋。依托安全教育培訓指導全體員工增強自我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操作能力.杜絕崗位“三違”操作,規范安全作業流程。提升崗位安全保障力。
十年前公司很少開展安全活動,開展也是以征文、朗誦等形式,一線職工參與率很低,職工安全意識淡薄,人員的安全管理處于被動管理。從19年開展“安全隱忠大家找活動”深受職工歡迎開始,公司圍繞“5.12防災減災日”宣傳周、“6.16安全宣傳咨詢日”及“安全生產月”等活動主題,豐富開展安全知識普及宣傳、消防教育“五進”宣傳、安全應急知識測試、安全主題演講、網上安全公開課等文化活動,安全班組建設,推動基層安全發展。通過豐富開展各類安全文化活動,不斷強化對職工道德觀念、思想情感及品行作風等方面的正面引導,培育職工共同認可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規范,激勵職工從“要我遵章守法”向“我要遵章守法”轉變。(顏廷周)